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如何把让其他平台的用户平稳过度到我们平台?

  以下是我在邀约其他平台的作者的时候,所了解到的情况。
  作者邀约的目的,第一是拉日活,提升每天在我们平台产生视频的数量;第二是“洗内容”,我们平台上还有不少快手抓取过来的内容,这些都是不合法的,我们要去邀约作者把盗版的内容弄下去。   

1.影响作者来我们平台的阻力:

  • 管理不过来,比较专业的作者觉得平台太多了管不过来,两个平台(快手、火山)足够了;
  • 没有利益,抱着赚钱想法的作者觉得现在我们平台没有钱赚,当时火山把他从快手邀约过去的时候说是有利益关系的,这种作者我们可以先记下,以后围观正式的激励措施出来了再去找他;
  • 没有互动,没有动力,打广告的用户,比如说发视频给人签字,这种用户很多都是邀约过来的前几天会发几个视频,后面没有人回他就不再继续发了,偶尔哪天想起来了可能还会在发几个视频,这种作者我们还是要留意一下,伪造一些用户去和他互动;   

2.邀约作者话术:
  邀约作者的时候,因为是我们主动邀约的,所以作者大多都会问是否有利益。再具体的激励措施还没有出来之前,我们能承诺的只有增加他的上热门机会,并且如果发视频质量高且积极的话,在以后大力推广之后会有首批作者的福利。如果作者说手头上没有什么好视频的话,我们可以帮他把快手上的视频下载下来(强烈建议做一个搬运快手视频的工具,不一定要做到围观里,而且也不一定要实时搬运,实时搬运之前被产品否了,但是我们可以只搬运现在有的视频,方便用户把之前做过的视频发上来,从而快速洗白我们的热门内容)。
如果作者比较积极活跃的话,可以把他拉进我们的优质作者QQ群,一方面形成一个圈子,一方面也是邀请他们参与对产品的讨论,如果以后做用户调研的话会比较方便。

3.其他问题:
  一些作者在使用我们app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上传自己的文件,没有使用围观的编辑功能,连最基础的剪辑功能都没有试用,我们在邀约作者之后,应该引导作者去使用我们围观的特色功能。

4.建议改进:

  • 尽快上线激励措施
  • 可以的话,监测一下邀约作者发视频频率,如果频率持续下降,则伪造用户与之互动,甚至后台发送短信提示,提升留存。
  • 上线一个新用户引导的网页,帮助其他平台过来的作者快速上手我们的产品,同时如果可以的话,帮助用户快速从其他平台导入已有作品。最后,还要向用户解释我们平台的状况,包括现在上热门的容易程度,直播等功能的加入,以及以后的激励措施。

5.邀约作者建议:
  主要在小影、快手、火山这三个平台上去邀约,其他平台试了,基本都没有回的。
  快手可以一直弄,因为量多,不太会重复。
  火山要隔一段时间搞,因为我试过把热门刷了很多次之后就刷不出东西来了。
  小影用我的账号去直接在app内发私信,我发过私信的都已经关注了,所以找那些没有关注的人发私信邀约。(问下硕研看看能不能写个程序批量操作,不然效率太低了,发20个可能才有一个回的)

抓内容还是养内容

  之前一直不理解我们的产品经理为什么不做一个一键从快手导入的功能,就像一开始的网易云可以导入酷狗(酷我?)的歌单,从而降低了用户迁移的成本,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用户。本来我是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案的,包括如何导,整个产品的形态应该是怎么样子的,就差把原型图画出来了。但是在之后和马森哥说起的时候,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原因很简单但是我之前没有想到,就是如果我们真的做了这个功能,那么用户的是用时长是不是就下去了?好比说,我现在是一个普通的快手用户,如果我想在围观上发展的话,那么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开围观,然后选择一键转移,然后我可以继续在快手上面发视频,因为就算我不去管围观的账户,围观也会自动同步我的快手视频。这样子运营下去,围观只会变成一个“附属”的短视频应用,要想放弃非常的容易,所以这条路实际上很难走通。即便是要提高初期用户进入的门槛,那也要坚持养内容的战略,围观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型的产品,没有独特的内容很难生存。
  那么网易云为什么能够依靠导入歌单完成初期用户的快速增长呢?个人觉得,在于产品的形态,网易云是工具型的产品,这类产品但凡有几个特色的功能,他所带给用户的临场感是不一样的,酷狗音乐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播放器,我在使用它的时候只会想带上耳机然后安安静静听歌曲,但是使用网易云的时候会不自主的去分享自己对音乐的心得体会,这两个产品,用户在使用时候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用户在心理会把它们当成两个产品,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但是如果围观这么做,用户只会觉得围观存在感很弱,内容没有快手多,没有快手有趣,这样的两个产品,傻子都会选。

关于围观bug反馈及功能建议的调查问卷

1
2
问卷目的:调查围观用户bug反馈的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收集bug与功能建议。
需要的信息:现在用户反馈bug的方式的使用频率、用户遇到bug后的处理方式、用户希望的反馈方式、哪方面的bug最烦人、bug处理完成后的方式

具体题目:

  1. 你遇到bug后第一时间会怎么做?
    (A、坐视不理 B、过段时间看看还有没有 C、立刻反馈给官方 D、询问其他网友是否有相似问题)
  2. 你反馈bug的方式一般是?
    (A、直接抛出在群里 B、抛出在群里并@有气质的管理员 C、私戳管理员 D、其他)
  3. 你功能建议的方式一般是?
    (A、直接抛出在群里 B、抛出在群里并@有气质的管理员 C、私戳管理员 D、其他)
  4. 你希望增加哪种反馈方式?
    (A、APP内部直接留言 B、通过邮件反馈 C、客服QQ/微信 D、其他)
  5. 你希望增加哪种功能建议方式?
    (A、APP内部直接留言 B、通过邮件建议 C、客服QQ/微信 D、其他)
  6. 您是否希望bug解决后我们联系并告知您,不管等待时间多长?
    (A、欢迎联系我 B、如果时间隔得太长还是算了 C、不用联系了,在版本更新中说明就行 D、其他)
  7. 您是否能够在解决bug的过程随时协助我们?
    (A、可以,我很乐意 B、不能随时协助,但会经历帮忙 C、还是不用了,我怕麻烦 D、其他)
  8. 其他想说的话__

等到iOS版本上线后,我在QQ群里、后台数据那边找人填写一下问卷,同时我多找几个比较活跃的用户进行一下访谈。

维度打击

很久很久之前,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雷总在微博曾经对《三体》这本书大大加赞赏,大概是称其想象力丰富,更具有战略意义。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其中的维度打击

通过和对手不处在同一个纬度,实现弯道超车,不断侵入对方的领地,对方却无可奈何。

  早在小米之前,就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成功运用这个原则发家,国内的360,在当时互联网大环境都处于BAT的控制之下时,依靠“系统安全”这一突破口对自己的产品做恐惧营销,在BAT大厂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悄然掌握了个人电脑的生死大全,而后推出的软件管家又掌握了PC端软件的入口,当时的软件管家,已有了现在众多应用分发市场的雏形。
  而后来说说小米,小米有很多可以玩的,因为他有硬件的基础,硬件更换的成本相对软件较高,所以产品、运营,可以玩得更加的大胆:预装、系统级广告、悄悄限制竞品。退几步说,就算真的除了什么事,那消费者也无可奈何,毕竟手机已经买了,不可能砸了再去买其他的手机,只要不太过火就行。
  说回今天的事,中午,我发现我在微信里打不开围观,经查是安全中心把软件的自启关闭了。只见开发打大手一挥,就和安全中心的人打了招呼,直接添加到了白名单,以后小米的这两款产品,在预装MIUI的手机上就运行无阻了。
然后是晚上,马总找安全中心的管事说免费给投个广告,免费,不花一分钱,广告做成了。
(太晚了不写了)

想看动画视频构思

我按照用户实际查看的顺序写。

  • 上传之前视频压缩格式是 H.264、10-12Mbps 的比率、30fps,视频最大 500MB,长度在 15 到 30 秒之间,对应的音频格式是 256kbps AAC,44.1kHZ 采样率。(Apple审核没有那么严格,稍微有些出入也能接受)
  • 静态预览帧苹果说这个是可以自己定的,不清楚具体要怎么操作,但如果是从所给的视频中选择一帧的话,那就不用怎么深思了。
  • 开头出现字幕:想看是什么?
  • 实机操作视频中间大概要个20s左右的实机操作视频,每个界面辅以简单的介绍文字,这也是视频的主体。
  • 想看logo展示众多短视频自媒体品牌、例如一条、刻画,他们的视频logo汇聚而成想看的logo。对于这部分,apple规定:“在视频的开头、结尾、章节开头的地方加上 logo、产品名以及特性介绍是被允许,但如果有过场动效最好是比较简单的,推荐以淡入淡出和简单的滑动为主。”所以这样应该是可以的。
  • 配音算了,这个不要也罢,加点配乐好了。

内测QQ群

好久都没写实习日志了……
  我觉得这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我懒……
  不过这几天事情也的确是有点多,就不一一说了,说几件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事情吧。
  先是标题的事情,也就是qq群,我们app的正式版本是打算在三月一号上线,那么上线前有一次内测吧,貌似是上周五,2月17号左右的样子,在论坛就发了个贴,然后隔天置顶。小米的粉丝真是超出我的想象,虽说是周六,但是帖子置顶后不到一个小时内测群就积累了超过1000个粉丝也是🐵塞雷了(私以为中国也没有几家互联网企业能做到这种速度)
   真正内测出来的时候群里实际上很多人都在骂娘,觉得这玩意不TM就是一个快手吗?然后就是骂骂咧咧的退了群,临走还说一大堆不好听的话。
  米粉的平均素质,还是亟待提高

申请苹果企业开发者账号

  今天因为公司要求所以去申请了苹果的企业级开发者账号(299美刀)。我之前试过苹果的个人开发者账号,但是这种企业级别的还是第一次。这里也吐槽一下苹果那丧心病狂的申请方式,开发个Android哪有那么多破事。
  首先当然是去苹果的官网Apple Developer,先拉到最下面选个简体中文妥妥的,然后选Developer Programs,注册,点了几下之后……果然还是来到了苹果的英文官网(本来还想说苹果为啥不搞个中文注册页面,后来想了想苹果那中文水平,估计有也没啥用)。
  然后要写联系人方式,因为我不是公司的founder,还要写个能证明我有权利替公司申请这个账号的人(┴─┴︵╰(‵□′╰ 我去)
然后是公司的具体名称,由于我们的产品不想用小米的名义发,所以是一个新的公司,英文名也还没有,我还得自己去翻。因为苹果只能输入英文,包括地址,我最后还得借助Google翻译。
  比较麻烦的是D-U-N-S® Number,邓白氏码,虽然是选填的,但是最好还是填上。这个又花了快几个小时了,因为这家“邓白氏”还不是苹果的,是第三方机构。最后收到邮件,最迟3.1号,还好iOS客户端在4月底才能出来,不急。

作者生态运营

1、视频工具网站

  视频帮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作者想要快速上传视频至多个平台都会选择在这个网站注册,用户打开的频率很高。
  创世云端,这是一个视频特效快速生成软件,同时提供了影视创意方案与营销策划的服务,对于自身视频推广有需要的用户会在这里购买他们的服务。(这个公司负责人的微信我有,联系比较方便)
  Apowersoft提供视频在线录制、压缩、下载、音频编辑等功能,对于一个视频制作者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常用的功能。但是这个网站因为提供了视频网站下载视频的功能,所以感觉不太正规。

2、视频交流网站

  newCGer,视频爱好者的交流网站,团队视频制作者比较多,视频质量也比较高。我把往期首页推荐视频的作者都看了一遍,整理出了30多个用户。

3、媒体网站

  通过和一些新闻网站、自媒体网站、字幕组的合作,把他们的视频直接放到我们的平台上来。
  新闻网站例如凤凰新闻、网易新闻
  字幕组例如柚子木字幕组阿尔法小分队

4、视频制作软件

  爱剪辑官方社区,爱剪辑的使用人群多在此聚集。由于爱剪辑软件本身比较简单,所以视频的质量不高,山寨感浓厚。视频的内容也大多是以影视混剪、拍摄视频加工等,看了好几十个帖子,符合PGC标准的只有几个。不过如果以后UGC方面搞什么活动的话倒是可以在这个平台做宣传。
  爱拍原创,专门做游戏的视频网站。有PC、手机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录屏,游戏方面的短视频可以考虑这个网站。
  至于其他的绘声绘影、premiere、edius、final cut Pro这种比较专业的网站,国内没有官方的论坛与社群之类的,难得能找到的几个也是充斥着盗版软件。与其把精力放在这样的垃圾论坛上,倒不如去和教程类的网站合作,例如网易云课堂,搜索premiere、DaVinci,会搜出很多的基础视频与提升视频,在这些地方做宣传。

5、微博大号

  短视频、视频标签下的用户,用爬虫程序扒取后再次筛选

6、优质公众号

  视频制作者会关注一些分享视频制作技巧的公众号,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公众号进行宣传,也能筛选出一部头部,同时吸引对视频制作有浓厚兴趣的长尾

7、社交网站

  知乎、B站、A站之类

去微博找作者

  找了一堆网站,最后还是在微博找视频作者比较快,搜索标签短视频就全都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把数据全都扒下来,然后挨个分析,倒是比我想象中的少很多,才259个,其中也存在不少粉丝数没过百的,这个筛起来还挺容易的。
  光手动扒还是太累,花几分钟写了个脚本,自动帮我扒,我在旁边看着就行,扒完了筛选一下粉丝数过百的,或者是微博内容和短视频关系不大的,然后挨个分析吧,这才是重头戏。
  PS:今天发现今日头条视频板块的标题变成了阳光宽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由于拍照问题,没有拍照不能直接生产内容,所以头条直接收购了运河城阳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得了他们的拍照。前几天梨视频也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看来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做内容,政策是绕不开的坎啊。

去找作者

  目前最理想的应该是NewCGer那样的技术类网站,里面的内容以微电影、特效为主。制作者大多会留下联系方式,网站也提供了站内信,联系比较方便。网站内视频质量比较高,每天都会有首页推荐的视频,质量不比刚起步时的万合天宜差。
  但是,这个网站是以免费的素材起家的,也就意味着这里面的内容大多数以炫技、特效、教程为主,故事性趣味性没有那么强。
  后来我在爱剪辑的官方网站找到一个官方论坛,爱剪辑的使用人群多在此聚集。由于爱剪辑软件本身比较简单,所以视频的质量不高,山寨感浓厚。视频的内容也大多是以影视混剪、拍摄视频加工等,看了好几十个帖子,符合PGC标准的只有几个。不过如果以后UGC方面搞什么活动的话倒是可以在这个平台做宣传。
  还有一个万彩动画大师,用来做动画的傻瓜式软件、目前没有官方论坛,只找到一个官方的QQ群,但里面的用户主要以学习答疑为主,没什么价值。
  这一周的计划,还是要继续寻找作者的聚集地。像Pr、edius这样较为专业的外国非编软件,国内没有官方的论坛,所以作者的聚集地比较难找,估计找找还是挺费工夫的。我估摸者再找个5个左右,然后开始去和里面的作者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挖出什么更有价值的情报。还有就是多去看看竞品的作者吧,如果可以的话问问他们能不能合作。